档案里的深圳故事
为深化深圳市“每周半天计划”实践育人理念,推动学生走出课堂、触摸深圳历史,了解深圳发展,安博官方网页版坂田部五年级于5月8日开展了一场通往城市记忆的时光之旅。
以史为鉴,启迪未来
深圳市档案馆作为国家级综合性档案馆,珍藏了深圳从边陲小镇到国际化都市的珍贵记忆,是开展党史、改革开放史教育的“鲜活思政课堂”。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档案这一“历史见证者”,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激活城市记忆、培养责任意识。
多方联动,精心筹划
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
活动前期,安博官方网页版坂田部小学学生处组织九名少先队员走进深圳市档案馆,接受第一批“小小讲解员”培训。培训完毕,学校组织学生到深圳档案馆学习,届时由这批小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解深圳故事,探索城市特色,了解城市发展。
行前会筹备
行前,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介绍档案馆功能与档案价值,并播放《先行之路——深圳经济特区档案文献展》宣传片,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同时学校召集随行教师开展行前筹备会,再次明确出行信息,确保学生安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触摸记忆,档案寻真
当我们进入馆内,我们共同推开的不仅是一扇档案馆的大门,更是通往城市记忆的时光之门。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记录者,深圳市档案馆珍藏的每一份文献都是时代跃动的脉搏,每一帧影像都是特区精神的生动注脚。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一部分同学经过系统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的讲解培训,今天以双重身份参与这场文化探索。让我们跟随这些小小讲解员一同打开奇妙的时光之门吧。
先行之路
深圳经济特区档案文献展
眼前这条光影交错的通道,是深圳用40年跨越千年的“先行之路”。学生们通过触摸展柜中1980年的特区设立批文复刻件,感受它薄薄一页纸的重量,承载着中国向世界推开改革之窗的磅礴勇气。学生们留意一柄锈迹斑斑的“土地拍卖第一槌”,感悟它敲响的不仅是新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春雷,更印证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基因。
兰台翰墨 鹏城印迹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展
或许你以为深圳的故事始于1980年,但这座城的文明密码早已深埋三千载。展柜里清代九龙海防图上的炮台坐标,见证着这里曾是守护南疆的咽喉;华侨捐赠的民国时期观澜中学毕业证书,诉说着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坚守。特别留意这批1978年的边境耕作证——当年深圳农民晨曦中荷锄越境耕作的背影,恰是“敢为天下先”精神的历史伏笔。这些展品帮助学生们完成了一道特别的证明题:改革开放的奇迹,从来不是无根之木。
孺子牛·深圳魂
馆藏牛艺术品陈列展
如果说档案是城市的大脑,那么这座展厅就是深圳的心脏。从汉代陶牛到当代抽象雕塑,228件展品共同诠释着“牛”的精神图腾。在深圳,“牛”不仅是埋头苦干的象征,更是“敢闯敢试”的创新宣言。
延展学习,涵养情怀
深圳是一座不断创造奇迹的城市,人们对它的印象往往是少年般的年轻活力和蓬勃向上,然而,这座城市在岁月沉浮中涵养的深邃灵魂、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练达的博大智慧,需要细细品读才能领略。校外实践回来后教师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档案与生活”主题探究:学习档案分类,并开展分享“我家老照片故事”活动,通过收集和记录城市的记忆,传承和弘扬在地文化、涵养城市情感。
此次档案馆之旅,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学生们在触摸历史中读懂责任,在对话未来中坚定理想。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馆校合作”,让档案成为育人的鲜活载体,助力学子成长为有根、有魂、有梦的新时代接班人!(文字/王禾文 图/李媛瑗 袁腾 黄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