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海上森林,共赴山海候鸟之约
为积极响应深圳市“每周半天计划”试点工作,打破传统课堂的边界,让学生在自然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安博官方网页版坂田部七年级与三、五年级联动,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外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探秘海上森林,共赴山海候鸟之约”为主题,带领学生走进深圳湾公园,开启了一场与自然对话的奇妙旅程。
政策引领,精心筹备
“每周半天计划”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七年级生物和地理课程组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征,精心设计了深圳湾公园研学课程。通过前置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深圳湾的地理环境、红树林的生态特征以及候鸟的生活习性有了初步了解,并掌握了望远镜使用等实践技能。
展板宣传:候鸟与红树植物的展板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的兴趣。
前置课堂:老师们生动有趣的讲解,点燃了同学们对研学的期待。
家校联动:出发前,家校联席会的召开为活动筑起了安全防线。
探秘之旅,精彩纷呈
此前,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同学们已先后前往深圳湾公园,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三年级的同学们在滩涂上认识了各种鸟类,五年级的同学们则深入观察了水鸟的生态行为。如今,七年级的同学们带着“候鸟与红树的关系”这一课题,再次走进这片候鸟栖息地。
踏入深圳湾公园,同学们仿佛进入了一座天然的自然博物馆。地理老师结合现场环境,讲解了深圳湾的地理位置、地形结构及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生态地位。生物老师则带领大家观察红树林和候鸟,深入剖析它们之间的生态关系。同学们认真观察红树林错综复杂的根系,了解到这些根系不仅稳固了红树的生长,还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候鸟观察:同学们手持望远镜,专注地观察赤颈鸭、白鹭、黑脸琵鹭、反嘴鹬等鸟类,记录它们的特征和行为。
生态探索:弹涂鱼、招潮蟹等滩涂生物的出现,让同学们惊叹不已。
互动交流,思维碰撞
观察过程中,老师们组织了小组讨论。同学们围绕“观鸟时能否投喂面包”“红树林对候鸟的重要性”“如何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从红树林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的角度,提出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在交流中,同学们的思维不断碰撞,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家校社协同,共筑安全防线
活动中,家长义工们身穿红马甲,化身安全守护员,与学生们一起融入这片自然课堂。他们不仅筑起了安全防线,还用镜头记录下了同学们的精彩瞬间。家校社的协同合作,为本次活动增添了温暖与力量。
同地异趣,梯度成长
同样的深圳湾公园,不同年级的同学们却有着不同的收获。三年级的同学们绘制鸟类名片,介绍我的鸟类朋友,开启了自然启蒙;五年级的同学们调查红树的朋友圈,绘制红树的食物网,思考了生物间的关联;而七年级的同学们则结合前置课堂知识,对候鸟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通过三、五、七年级的分层设计,我们构建了螺旋上升的红树林校外实践课程体系。将校外实践与国家课程建立联系,促进理论应用于实践。我们采用生活化的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图文并茂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探究,通过跨学科融合生成多样化的学习成果。在这一课程体系中,同学们的每一次观察都是发现,每一次探索都是成长。在这片自然的课堂里,同学们汲取知识的养分,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守护自然,青春同行
此次七年级的探秘之旅,是“每周半天计划”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同学们不仅亲近了自然,更在心中种下了生态保护的种子。他们纷纷表示,回到学校后要主动宣传保护红树林和候鸟的重要性,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美丽的“海上森林”。
未来,安博官方网页版坂田部将继续探索“以万物为教材,把世界作课堂”的教育模式,带领学生在自然与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青春的力量!(文/吴佳佳 张静 图/巫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