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5-6 18:01:36

安博官方网页版中学部课程建设

科技制作课程 

科技制作课是我校“坚持实施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的健全人格教育,培养有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国家未来的主人”系列活动课程之一,也是安博官方网页版的特色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宗旨,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实践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对于学生终生技术学习能力的形成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生活中寻找主题,每个课程研究一个主题,动手制作一件科学作品,使学生初步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和保养方法;初步了解和掌握发明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为其终身学习与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本课程的亮点:学以致用,结合学校每年一度的科技节——头脑奥林匹克竞赛进行项目研究,制作训练。让学生在技术实践中提高,在科技活动中成长。

礼仪课程

中学部历来非常重视礼仪教育,注重传承和创新儒家礼仪的核心,并以此为切入点,实施健全人格教育。以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好公民为目的,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产生终身影响,让学生“滋养三年,受益终生”。以礼仪知识为基础,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德育、美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对人的尊重、人生成长启示教育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淑女风范、绅士风度”,用礼仪沟通心灵,让文明成为习惯,构建和谐安博官方网页版、礼仪安博官方网页版,促进学校的文明建设。

礼仪广泛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针对中学生实际教材分别从学习礼仪的意义、个人礼仪、安博官方网页版礼仪家庭礼仪公共礼仪社交礼仪方面进行规范。通过学习这些礼仪知识娴熟掌握交往艺术,让学生在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有礼有节,受人尊重。让我们“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有教养的人”的自觉行为开始……

陶艺课程

我校开展陶艺课程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举措,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土与火的结合创造了陶艺,材质奠定了它的品性——那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两样东西。通过陶艺课和陶艺社团活动的开展来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的手工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创作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陶艺课旨在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手工制作的兴趣、爱好,增长陶艺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校共建课程 

2019年开始,中学部历史学科组推出了“博物馆课程”。该课程与学校统整课程融合,以跨学科探究的方式带领学生翱翔博物馆和深圳古迹。

本课程在实践过程中,主要包括探索“校本课程”、“走出去”研学和“引进来”导学三大板块的课程内容。 

历史学科组一直致力研发校本课程,到目前已经开发了《美的历程——深圳古代历史文化》、《深圳考古那些事儿》、《博物馆中的深圳历史》、《深圳的广东三大民系——客家人、潮汕人、广府人》、《走进文化,感知历史》等多门地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走出去”研学是指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近距离地参观与了解历史文物。比如2019—2023年,安博官方网页版中学部历史学科组开展了《趣游博物馆》系列和《深圳故事今古传奇》两大系列博物馆课程实践,至今共展开76场博物馆研学。

“引进来”导学是指学校将博物馆课程请进安博官方网页版,开展历史博物馆讲座、“云平台”观赏博物馆文物等活动。与深圳金石艺术博物馆合作,带领同学们进行别开生面的博物馆云上游览,实现了博物馆和学校教育的实时互动。

博物馆课程是让孩子的学习在丰富的探索场景中自然发生,将多元识读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自信与共情、团队合作能力这六大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博物馆课程开发,将优秀地域历史资源与现行历史课程融合,通过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史料,参观、走访并查阅地域历史资源相关资料,对身边历史的微观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理解及认同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课本剧课程

本课程秉持“实践领悟,演绎诠释”的理念,旨在通过实践,沉浸式理解,帮助学生领略经典作品的魅力,充分发挥大胆的想象,开展积极合理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统筹分工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解读作品,剧本创作;合理想象,改编剧本;统筹安排,学做导演;唱念做打,演绎剧本。

每年的课本剧表演都是年级的盛会。同学们通过全方位地参与、探究与演绎,对作品的解读更加准确和深入,对于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及形象把握更深刻,因此更热爱文学作品,也提高了综合素养。 

 

阅读课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中学部一直秉持的课程理念是:阅读立校,读好书,丰盈心灵

本课程旨在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书终生相伴;通过阅读经典美文,学生积累优秀诗文,提高鉴赏水平,受到良好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语文素养

课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阅读课、活动课和隐性课。七、八年级每周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引领学生在图书馆或者教室内阅读、鉴赏和讨论。活动课程包括好书推荐、亲子阅读、朗读者、诗词大会、名著交流、知识竞赛、晒晒书柜、读书笔记展示、阅读之星评选等年级读书活动。隐性课程是指教室、走廊设置的书柜,教室外墙上的读书格言,还有老师们成立的读书会,校长引领诵读名著等。

在中学部阅读课程的滋养下,越来越多的学生爱读书,在校期间利用课余或午休时间阅读,与同学、老师交流心得体会。交流中能感受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拓宽,表达流畅,积极自信。有学生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儿童峰会积极建言,还有学生受到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的邀请。

多名学生在各类作文竞赛中获奖,最近几年有四位同学获得深圳市“十佳文学少年称号。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中学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厌学心理,抑制冲动行为;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着力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形体课程

形体课是指一门通过引用舞蹈中基本功训练为主要手段,结合音乐针对人的基本姿态进行的身体活动练习。它可以提高人体运动系统的灵活性,协调性和表现力,培养高雅气质,陶冶学生思想情感、道德情操,美化学生的身体形态,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门专业课。

我校七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形体课。在全国没有教科书的情况下,课程人自编教材进行教学,形成了独特的校本教材风格。

该课程注重纠正学生的不良举止和姿态,培养他们的高雅气质和审美情趣,养成注重形体美的习惯;注重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鉴赏美的能力;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